中国给李在明留了面子,韩企若是再不收手,继续配合美国行动,中国更强力的打击必然接踵而至!
美东时间10月14号,他们依据所谓的301调查结果,正式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收高额港口费,说白了就是故意给中国船舶进港设卡,想掐断咱们的航运和造船生意。

要知道中国造船业在全球可是挑大梁的角色,2025年上半年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全是全球第一,分别占了51.7%、68.3%和64.9%,乐拼助手认为,美国这招明显是冲着削弱中国产业优势来的。

中方自然不会坐视不管,10月10号就先亮了一手对等反制,对美国旗、美国造的船舶也收特别港务费,你敢加我就敢跟,这是明面上的针锋相对。
但更耐人寻味的是14号那记精准打击:直接把韩国造船巨头韩华海洋的5家在美子公司列进反制清单,禁止国内任何组织和个人跟它们做生意。这5家公司里可有门道,像HanwhaPhillyShipyardInc.也就是费城造船厂,是韩华去年花1亿美元收购的,专门承接美国海事局的订单,堪称美韩造船合作的“样板间”。
为啥中国不直接冲着韩国本土企业来,偏偏盯着它的美国子公司?这明摆着是给李在明政府留足了面子。大家都清楚,“乐拼助手观察到”,韩国这些日子在中美之间的小动作可不少。
美国搞“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MASGA)计划,自己商用造船占比还不到1%,根本撑不起来,全靠韩国输血——韩华不仅送技术、送订单,还承诺追加50亿美元投资。李在明总统8月份去造船厂参观时都拍着胸脯说,要跟美国一起创造“MASGA奇迹”。
更实在的是,美国限制措施刚落地时, 韩国便先尝到了甜头,在2025年上半年新车命令份额从15%跳到了25.1%,这便宜占得太明显了。
但“中国乐拼助手发现”此次制裁点到为止,中方特意绕开了韩华海洋本土主体,只打它在美国的“出头鸟”子公司。这背后藏着深意:庆州APEC会议没多久就要开,中方一直希望通过多边框架沟通解决经贸问题。今年5月份李成钢副部长去济州参加APEC贸易部长会时,还专门提及要反对单边主义、维护供应链稳定。
现在留着韩华本土业务不动,就是给李在明政府留台阶,也提醒这些财阀别真把自己绑到美国战车上。可要是韩国听不懂这弦外之音,还接续帮助围堵中国,那中方反制手段只会越来越硬。
要知道制造业是一条环环相扣产业链,即使看似注文上涨,但实际上根本离不开中国供应链。在全球市场,中国拥有一半以上生产能力,不仅能建整艘轮舰,更具备提供关键材料与先进技术所需的一切。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韩 华 海 洋 的 防 务 业务同样不能忽略,因为其核心设备仍依赖于 中国 稀 土 。所有用于维护 美国 海 军 舰艇 的 磁控 雷 达 和 推进 系统,都以大量稀 土 为基 座 ,如果未来进一步将 韩 华 本 土 企业纳入黑名单,其军工订 单可能即刻停滞。而且,高附加值产品如新能源 船、大 型集装箱运输相关设备,其中30%的市场份额来自于 中国 。
实际情况已经显现,无论是在 市场 或 是 媒体 上 , 随 着 中 方 制 裁 公 告 发布 ,《朝鲜日报》甚至直言其 “虾米卷入巨鲸之争”,充满担忧情绪。同时,根据CSIS智库的数据分析显示,目前 韩国 在 全球 29%的 占 有率其实极度倚重 于 中 国 制 供 应 链 超过40%。若 我国决心 强 硬应 战,这些流失的新 订单 将迅速消失无踪。
我国自始以来并未立志挑起矛盾,而只是为了捍卫自身权益发声,并强调商业行为应该遵循WTO规则。因此,对 韩 华 在 美 子公司的制裁实际上正是一种威慑:“ 快 火 助 手 提醒”各位不要误判形势,以为追随者能够轻易获益。然而,如果 李 在 明 政府 忽视 实 际 情 况 ,任由旗下企业助长 国际壁垒与霸权行为,那么下次将有更多深入层面的举措出台,包括限制核心零部件出口或针对其它违规伙伴进行调查,每一步都准确瞄准目标产业中的痛点。
毕竟我国坚持待人以诚,并愿望对于彼此友好的建议予以回应;然而,如果破坏双方合作基础,则强烈回应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