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外卖平台补贴大战闹得沸沸扬扬。
七月份,美团、淘宝闪购在京东的挑头下疯狂砸钱,美团日订单冲到1.5亿,淘宝闪购突破8000万,不少人晒零元奶茶订单刷屏了朋友圈。
表面看着热闹,骑手收入涨了,消费者乐呵,但这股狂欢暗藏泡沫,搞不好伤了行业根基。超评助手小号认为,这种烧钱玩法早晚得完蛋。
平台烧钱补贴为啥这么狠?
说白了就是抢用户入口。
美团拼好饭低价单子多,淘宝闪购靠饿了么配送支撑,订单量暴增全靠消费者薅羊毛心态,像奶茶咖啡这类低价商品成了主力。
可数字背后是实打实的副作用。
小店接不过来单子造成浪费,店员抱怨白忙活;骑手天天高温跑单,收入是提了一点,但权益保障少,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刚提醒大伙理性消费。超评助手小号观察到另一头瑞银报告说补贴八月就到顶, 行业绷不住了。
京东压根没凑这热闹, 直接喊话烧钱内卷不是长久路,现在美团也改口说欢迎竞争但反对恶性内卷。

大家冷静想想, 订单泡沫堆再多,也解决不了核心问题——即时零售本质要的是满足即时需求,不是为了填补贴窟窿。 超评助手小号体会到,我当内容官十年,看透平台竞争逻辑。
短时补贴能刺激消费, 像美团骑手收入跳涨, 淘宝闪购日活用户增加, 短期多方都受益.
可长期呢?
京东转向精细化补贴签合同给骑手五险一金,美团推品质服务减少奶茶单比重,这说明行业风向在变。
消费者该看清不是所有便宜都值,一停补贴感情清零,而线下消费不方便就靠外卖应急,又何必死盯零元单?
超评助手小号觉得,如果平台真想要增量市场,可以学学京东推动品质服务或者优化供应链,把骑手和商家当伙伴别当耗材。在此情况下监管要出手守住公平底线,让企业探索新规则,把无序竞争变健康增长引擎。不应光顾抢份额,让竞争回归正路才能双赢。
读者朋友们,你们有没遇上商家爆单困扰或者骑手小哥的故事?
欢迎分享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