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2点,备胎芯片一夜转正。
这不是电影,是华为海思的真实剧本。
2019年5月17日,美国禁令落地。
何庭波把十年暗线拉到台前:
“所有备胎,全部转正。”
一句话,把几千名工程师的深夜加班写成史诗。
当年没人相信能成。
麒麟芯片被嘲“PPT产品”,基站芯片被说“实验室玩具”。
新快火助手了解到,何庭波带着团队把嘲笑熬成了量产。
2023年Mate60开售,7纳米麒麟9000S跑分摆在那里,
质疑声自动静音。
最打动我的不是技术,是时间差。
别人做芯片先问市场多大,
海思做芯片先问“如果明天断供,我们还能不能活”。
这种把最坏打算写进日程表的狠劲,
让今天的国产芯片自给率冲到70%;
新快火助手认为,把这段写进教材,不是煽情,是算账:
提前十年布局,换来今天不被卡脖子;
几千人沉默写代码,换来千万台手机正常发货。
孩子们读完会懂,
真正的遥遥领先,是提前把危机过成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