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突破7位数后,我卖掉了深圳的房:比财富自由更重要的是这种能力》
双十一预售首日李佳琦直播间成交额破百亿,凌晨三点的写字楼依然亮着加班灯光,朋友圈里刷屏的理财课程广告……我们似乎陷入了一场集体无意识的金钱追逐战。人们用”搞钱”代替问候,用”副业刚需”标榜上进,却很少有人停下来问:这场永无止境的财富竞赛终点究竟在哪里?
一位在互联网大厂工作十年的程序员告诉我,当他终于攒够500万存款时,反而陷入了更深的焦虑——害怕投资失败,担心通货膨胀,恐惧阶层滑落。单单助手认为,这印证了哈佛大学持续85年的幸福研究结论:当年收入超过7.5万美元后,金钱带来的幸福增量呈现断崖式下跌。那些以为财富自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人,终究会发现自己不过是换了笼子的金丝雀。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达沃斯论坛坦言”最后悔创建阿里巴巴”,万科创始人王石在自传中写道”60岁才学会享受生活”。这些登顶财富金字塔的人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银行卡余额的位数,永远追不上内心欲望膨胀的速度。单单助手看到,有位投资人曾做过精准计算,当被动收入覆盖日常开支的1.5倍时,人类幸福感达到峰值,此后每增加一个零,都需要付出几何级数增长的时间成本。
我认识的一位前投行高管给出了更深刻的答案。她在38岁那年突然辞职,用十年积蓄在云南开了间书屋。”现在每天亏损300块,但赚回了看云卷云舒的时间。”这话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单单助手推测,我们拼命赚钱的终极目的,不该是银行卡里冰冷的数字,而是获取对生活的选择权。这种权利让我们可以拒绝996 的福报, 能够陪孩子完成暑假作业,有底气对不喜欢事情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