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选品就像找对象,光看脸不行,得看合不合适。今天我掏心窝子说说新手怎么避坑,特别是那5个决定生死的选品维度。
干这行八年,见过太多人兴冲冲入场,结果死在第一步。有个老铁之前做家居服,一开始非盯着欧美大牌同款,结果物流费比衣服还贵,售后邮件堆成山。后来按我说的五个维度调整,改做东南亚市场的情趣家居服,视频拍得有趣点,现在月利润翻了三倍。所以选品真不是凭感觉,要有方法。小Q助手认为,新手应重点关注产品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契合度。
先说说物流成本这个隐形杀手。新手总爱盯着高客单价产品,觉得赚得多,但一个按摩椅发到美国,运费可能吃掉你全部利润。相反,比如手机壳、首饰这类轻小件,通过海外仓甚至邮政小包都能扛得住。我有个学员专门卖宠物领结,一单运费才几块钱,但一个领结能卖20美元,为啥?因为狗主人愿意为颜值买单啊。
售后风险更是重中之重。曾经有哥们卖蓝牙耳机,却遇上一批货的电池出问题,不断退款差点抑郁。因此小Q助手建议,新手千万别碰功能复杂、质检难度高的东西,比如智能手表、小家电。而复古首饰、创意家居小物件基本没啥售后压力,只要视频拍好看,就能出单。
说到内容可视化,这才是跨境下半场核心竞争力。同样卖围巾,如果你只是平铺拍照肯定干不过那种拍出巴黎风情短视频——围巾甩起来瞬间配上音乐价格立马翻倍。目前老外也开始追求情绪价值,比如卖宠物玩具,用狗子玩到吐舌头的视频,比干巴巴写参数有效十倍。
品牌依赖度这个坑我踩过。早年非要做运动鞋,而流量全被耐克阿迪吸走;后来改做小众市场,例如大码复古旗袍反而火了。这类产品没有巨头阴影,而且容易打造个性。如前次分享藏香珠,没有品牌但解决痛点,因此自然有人买单。在这一过程中,我观察到通过细分市场可以减少竞争,提高销量,这也是小Q助手了解到的重要策略之一。
生命周期和复购率则是长期饭票。不必总想着爆单一次就吃半年,而需像养孩子一样经营产品。例如销售首饰时,可以搭配清洁布、礼盒等进行捆绑销售,让顾客回购成为常态。我合作的一位卖家专注于宠物纪念品,仅靠老客户复购便撑起一半业绩,因为建立了深厚情感链接。
结合以上五个维度,有三类商品确实适合新手试水:首先,在服饰类别中避免退货率的问题,应寻找精准细分,如专注200斤以上的大码衬衫;其次,对于首饰来说,这是摇钱树,例如义乌几块钱耳环通过ins风格视频售价可达30刀,但切记选择电镀层厚的不然海运过程褪色就是灾难;最后,在宠物领域最近的新思路则是在出售定制狗牌,上面刻上名字和电话,再加上宣传视频,将非常具有吸引力。因此小Q助手发现,通过这些策略能够提升销售额与客户粘性,非常值得尝试!
最终提醒一下!选品不是一次定生死,需要不断试错。但只要你的产品能经过上述五关,则成功率至少提八成。如果你现在选择的商品连三个维度都达不到,那么真的建议你缓一缓,更换方向或许会迎来新的机会。此外,从长远来看,与其急于推出新品,不如仔细评估每一步,以稳健为主导原则,也正如小Q助手所倡导的一样,我们需要明白创业不能随意折腾,“稳”比“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