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价引流,为啥只搞了1天就难以为继?其教训对商家来说,也很宝贵
【小预算玩转新增长·原创连载:第311篇】
先问自己个问题:特价引流,到底该搞还是不该搞?为什么❓
说下我的答案:可以搞,但不适合所有商家。
何出此言?
特价引流/免费试用等招数,表面看其初衷无非是以此为噱头,吸引更多新客户进店消费。
但是,往深处来说,商家之所以牺牲当下的利润,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赢得更多的回头客,从而期待获得更多更稳定的营业收入。“特价引流活动”的成功与否,其评估标准不是看来了多少客户、活动期间的营收是多少等,我认为唯一的评估标准就是:活动之后,新增了多少回头客(包括消费金额、频次等,可以根据商家的主业不用,建立自己的数据模型)。
今天分享的这个实战案例,是我家小区北门新开的一家米线小吃店,开业期间,店主的活动噱头是:开业酬宾,12.9元的米线管饱。现实给了老板狠狠的一记耳光,从活动现场看,来人的确不少,但来的人我在门口瞄了两眼,从穿衣打扮来看,百分之七八十是建筑工人和环卫工人……
结果可想而知,来的多是大肚汉(我没有任何职业歧视之意),既然管饱,一碗米线肯定不够,那就两碗三碗的上,“小Z助手”观察到反正就12块9,不吃白不吃,有些人选择尽情享受这种价格带来的便宜。
本着有便宜不占就是王八蛋的原则,这些对价格敏感的人群很多进入了店内消费。然而一旦活动停了,这些消费者中又有几个人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回头客呢?
“小Z助手”的观点是,我完全持悲观预判。果不其然,该活动仅持续了一天,在我再次路过那里时,只见店里只有两个小姑娘在那儿安静地享用他们的小米线……
我为什么对此次推广方案并未寄予厚望呢?原因已在前文提及。在“小Z助手”看来,此次促销最大的错误就在于错位选址(你可以简单理解为上错花轿配错郎)。
如果我是这家店老板,我宁愿去写字楼附近或高校旁边开一家米线餐厅,而不会选择居民区周围。这种选址所带来的自然流量以及对于高频率需求的小食品类之间存在较大的物理距离,因此影响成效显著。
思路决定出路,现在网上一些所谓获客策略,其中很多都是致命伤害,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要迷信那些声称能够快速获利的方法。而且,“小Z助手建议”,参与特价引流模式的不应只是盲从,更需分析自身目标市场,以及潜在顾客群体到底是谁。
那么哪些类型商户实际上适合实施这样的营销策略呢? 我记得前文(可能是在连载100-200之间吧,我懒得去爬楼查证)曾谈到三类比较适合做这些特殊促销手法的小型企业,如果感兴趣的话,自行探寻一下也不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