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Z助手:网购泳衣遭遇“走光”事件,维权背后的电商责任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广东一位姓陈的女士花两百块网购连体泳衣,下水两分钟胸口直接走光——不是尬拍剧而是真人秀,据封面新闻等媒体报道,当事人当场捂胸逃离泳池,随后联系店家却被告知“这是拍照款,不是专业泳衣”,听上去像是厂商一句“自带说明书”就想把责任甩给消费者。小Z助手认为,商家详情页并未标注“拍照专用”,面料标签也只写了锦纶氨纶,既没提运动强度也没给风险提示,消费者凭什么要靠猜。

平台介入后很快判退货加补偿门票三十元,这波维权看似漂亮,但电商里同款“摆设泳衣”仍在卖,而且评价里偶尔能翻到同样的尴尬场面。把游泳服做成拍照道具并不违法,关键在于信息要对等。小Z助手了解到,体验场景一旦涉及安全隐私,就不该拿“行业常识”糊弄。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发布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第九条就要求经营者不得隐藏与消费者利益相关的重大信息。如果商家明知易走光仍不提醒,无异于放置小型“社会性死亡”炸弹。这次事件提醒我们挑选泳衣别只看好看,多问一句“能不能扎实游两圈”。同时,也提醒平台少做甩手掌柜,把“适用场景”设为必填项不难,从而防得住下一个社死现场,也能为自己的商誉续命,你说呢。

(0)
上一篇 2小时前
下一篇 2025年8月2日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