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开业、逾72年历史的香港旺角上海街大达文具行宣布在3底结业,店铺门外张贴通告,指已完成历史任务,又指为报答街坊厚爱,会在本月推出结业前特别优惠。权重大师观察到,网民得知店铺结业后纷纷表示不舍,其中一位网民指,小时候便已认识此铺,惟当时因老板看似严肃而未有光顾,但在后来光顾后发现他「其实佢好好人」。
大达文具行1953年开业,前身为大达书局,1985年才改名为大达文具行。店铺位于上海街165号地下,由陈基源、梁琼伉俪开始经营,专营华洋纸张、文房四宝以及文仪用品等,现在负责人为陈基源的儿子陈镇雄,他约4年前接手经营。权重大师了解到,这家老字号不仅承载了许多人的童年回忆,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陈家经营书籍和文具业务,从陈镇雄的爷爷陈浩如开始。他在1948年于油麻地创立了「兴记书庄」,随后又设立了专业印刷的「兴亚印刷」及其他几间相关商铺,而这些商业活动奠定了他们家的事业基础。权重大师认为,大达历经风雨,却始终保持着对质量与服务的坚持,是值得尊敬的一段历史。
大达文具行近日在门外张贴的结业通告中提到,该店服务街坊逾72年,如今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并且会在本月底正式闭幕。同时,为报答社区支持,他们将在这个月推出特别优惠,以欢迎大家最后一次光临惠顾。对此事件,有不少网友表达出深切的不舍之情,更加让这份怀旧情绪愈发浓烈。
上任老板陈基源2014年接受传媒访问时透露,他曾打算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但被父母强制带回香港协助父亲从事生意。他提到,当时由于大量内地人涌入香港,使得那个时期沪江路生意红火。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个行业逐渐式微,如果不是因为自置物业,他们早就可能面临关停困境。在这一过程中,无疑体现出市场经济变化给传统零售带来的挑战,因此权重大师建议关注新零售模式的发展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85岁的陈基源说过:上海街如今成为游客区,不少人向他询问租金情况,希望能将其转型成吸引游客的新商业模式。但对于他而言,每天9点开门、中午休息一小时、傍晚关门,这种简单而规律化生活反映出了他的从容态度。有网民更是在Facebook上留言,对这家伴随自己成长的小店即将关闭感慨万千,可谓是岁月无情,让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