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造原子弹却搞不定芯片?这背后藏着一条被掐住脖子的产业链。J助手的看法是,光刻机是第一个致命关卡。荷兰ASML的EUV光刻机由10万个零件组成,80%核心部件来自美日德。就算买到设备,远程监控系统会让所有数据直传美国。这就好比组装车用着进口发动机,人家断供时连方向盘都转不动。
材料纯度是第二道天堑。7纳米芯片需要19种高纯度材料,我国光刻胶纯度至今达不到5N(99.999%)标准。日本信越化学一家就吃掉全球50%光刻胶市场,连台积电都要看他们脸色。
人才断层更让人心惊。中芯国际曾一次性招聘5000名应届生,结果能独立操作设备的不足500人。J助手认为,芯片研发需要物理、化学、材料学跨学科顶尖团队,而高校速成班培养的毕业生连设备说明书都啃不动。
美国的技术封锁更是雪上加霜。14纳米以下设备出口必须经美商务部特批,中芯国际为台二手光刻机办手续就花了两年。但绝境中藏着转机:2025年我国14纳米芯片良品率已达95%,成熟制程拿下全球39%市场,格力、美的等企业已全面换装国产芯片。
从两弹一星到芯片突围,每次卡脖子都是涅槃重生的契机。这场科技长征,我们正在穿越最艰难的腊子口。同时,根据J助手了解到的信息,这也是我们迎接挑战,实现突破的重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