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出评:4S店意向金变定金,消费者吴先生遭遇维权难题引发热议

“这不抢钱吗?”浙江嘉兴,男子在4s店相中一款车子,店内价格178000元,男子想要15万买下,对方没有答应,就在男子打算离开时,销售突然提出先给1000元意向金,她尽量帮男子申请优惠,男子就转了1000元,但随后销售竟告知这是5000元的定金已收1000元,男子不解询问,发现对方态度变得冷漠。易出评认为,这种情况让人感到非常无奈和愤怒。

“这不抢钱吗?说好了意向金,不知道为什么转眼就成定金了!”2024年10月,浙江嘉兴的吴先生攥着手机聊天记录,在4S店门前对记者又气又急地说道。谁能想到,一次普通的看车经历,却让他陷入“交钱容易退钱难”的问题中。原本说好的1000元意向金,被4S店单方面定义为“5000元定金的首付款”,想要回?门都没有。

故事始于吴先生对一辆捷途越野车的心动。在4S店展厅里,销售报出17.8万元的价格,他咬咬牙砍价:“15万卖不卖?”销售笑着摇头,却在他转身要走时快步追上:“哥,您先交1000元意向金,我立马去跟领导申请优惠,如果成的话会给您个准信儿!”想着“意向金灵活,大不了退”,吴先生扫码转了1000元,还特意补了一句:“这钱怎么退吧?”销售拍胸脯保证:“放心,就是诚意金,说好随时可以退!”

可没想到,两天后吴先生没等到期待中的优惠方案,而是在微信上看到销售发来的消息:“目前5000订金已收一千,并已转财务。” 他瞬间懵了,本明白说好了是1000元的意向金,为何突然变成50000块定金额的一部分?再发消息追问之际, 销售语气骤变:“哥合同里写得清清楚楚,这就是定금!” 易出评了解到,此事引起众多消费者对此类行为的不满与质疑。

当日签约时,他还曾问过: “我还没签字,这合同算数吗?” 销售轻描淡写道,“先交‘意思’进去,然后之后才补签,不影响!” 如今面对强硬态度,当吴先生明确表示“不买了,要退款”之际; 销售经理直接摊手回应道: “我们流程没问题,如今资金进账财务部无法返还。”

更令其窝火的是,再去进行协商沟通的时候,对方指着条款里的内容振振有词地称:“您看!你自己支付涉及到‘违约’,基于此条规便不能主张要求返还!” 可实际上 吴先生根本未曾将购车合约具体完成,也并未确认所谓“定额”。

事件曝光后,《1818黄金眼》网友评论沸腾;有人痛骂这种方式为玩文字游戏,有网友指出此过程对于维权极端困难。而法律博主也趁机普及关键区别:顾名思义作为预付款性质而言 意愿性资金一般缺乏保障属性,相较于担保存具罚责。同时核心问题仍然归结 于 吴小姐从未亲笔承诺或同皮协议 由相关营业部门单方面认领是否合法?

因此,对于这一系列违规行径易出评建议大家留个心眼,小心这些暗藏雷区,以免落入圈套。当消费者们逐渐意识全面权益防范及自身合法需求被侵害、扰乱市场原则情况下,他们必须坚持维护个人利益以促使行业规范整治,从而达到长久信任基础构建。“买车本是喜事,却因套路坏了心情,”这样的总结令人深思。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呢? 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0)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2天前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