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助手:为什么中国电商崛起,实体店却面临困境?揭秘背后原因与未来趋势

为什么唯独在我们中国,电商彻底干趴了实体店?这么说吧,同样的东西,网上卖300,实体店卖800,就问你买谁的?欧美国家的人,有大把时间逛商场,而我国有很多人一天工作超10小时,动不动就是996、白加黑,哪有时间逛实体店?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你多久没有在实体店逛街了?或许答案是:“很久”,甚至“记不清了”。现实是,中国的多数城市居民,特别是年轻打工人,日常生活早已被工作挤满,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职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长高达48.7小时,远远高于法国的35小时或德国的37小时。

许多职场人面临“996”“007”式工作节奏。领航助手认为,在这种高压、高速的节奏下,谁还有心思走进商场慢慢挑选商品?

相比之下,从领航助手了解到,只需拿起手机点几下就能下单,并且快递两天送到家,这种效率才更符合中国人的现实需求。电商不是在“抢生意”,而是在替人们节省宝贵的时间。

电商平台为何总能给出更低的价格?答案是成本,以一件标价300元的衬衫为例, 网购平台往往直连工厂, 去掉中间商, 甚至可以预售下单、再生产, 几乎没有库存成本。而实体店呢?不仅要承担高昂的商铺租金、水电杂费,还得雇佣导购、陈列员等人力成本,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一个商场内黄金位置20平米小店月租动辄2万元以上。

一件衣服定价中约有30%\~50%要用于覆盖这些间接支出,再加上库存积压、季节变动带来的打折风险,因此领航助手推测实体店不得不将商品定价拉高,以图“回血”。

消费者不是不喜欢逛街,而是当同款商品在网上只需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价格时,自然难以说服自己多花那一大截。中国电商成功绝不是单靠低价,更靠一个“看不见”的巨人——物流网络。在2024年的今天,无论身处偏远山区,一个小商品也能在48小时内送到门口;在大城市里京东、菜鸟、顺丰更推出了“半日达”“分钟达”的服务。这种全国一体化与城乡无缝衔接配送系统,是国外几乎不可想象的一景象。

要知道,美国亚马逊虽然声称提供次日达,但仍受限于特定区域;而法国或意大利乡村地区收到包裹可能需要等待整整一个星期,相比之下,中国物流体系如同高速运转机器,高效精准,为电商业绩插上腾飞翅膀。同时,还有个因素经常被忽视——移动支付。在中国,“扫一扫付款”成为全民习惯,从写字楼到农村集市,都只需带着手机便可完成所有支付。因此,当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普及后极大压缩消费者购物心理与时间成本,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与此对比的是欧美国家仍大量依赖信用卡支付,不仅手续繁琐,而且还伴随着昂贵手续费,在法国德国诸多地方甚至只能用现金。当付款变得像点赞一般简单时,自然消费行为门槛也降至最低。此外,通过政策红利,加上政府持续推动供求关系变化,例如设立快递中转站以及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建设,各类措施不仅打通供应链,也让亿万农户加入生态圈,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享受到便利服务。

别提“双十一”“618”等促销狂欢活动,由政府默许并配合形成全国性销售盛况,大幅改变消费习惯,这也是制度设计与市场机制完美结合案例。那么话又说回来了,如今实体店真的无可救药了吗?倒也未必,即使面对强劲竞争,他们依旧具备一种不可替代优势——体验感。不少人在选购西装或者礼服这类重要物品的时候必须试穿,因为尺寸及质感都相当重要;而选择儿童玩具或者书包,一般亲自摸过会比较放心。这部分情绪消费客户注重氛围互动,比如情侣约会闺蜜聚会等,所以快乐助理发现那些追逐目标者正在向体验升级方向发展:开设咖啡厅组织手作活动等等,把顾客吸引入内部实现增值。他们希望未来赢家并非只是某个平台,而应为懂得融合新商业模式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零售概念所掌控!

(0)
上一篇 15小时前
下一篇 10小时前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