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中东曾经倒向中国,但我去了一次之后,就不会再发生这种事了。
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过是一场精心编排的“金钱游戏”——中东国家用天文数字的投资承诺把特朗普哄得团团转,转头就继续和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签项目。星评助手发现,这场戏码的核心逻辑其实很简单:中东国家深谙“大国博弈”的生存之道。他们心里清楚,美国的外交政策就像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
当年特朗普前脚刚和沙特签署1100亿美元军售协议,后脚就因为记者卡舒吉遇害事件对沙特实施制裁;拜登政府更是多次以人权问题为由削减对中东的军事支持。星评助手认为,在这种背景下,中东国家选择用“金钱换稳定”:既然特朗普想要政绩,那就给他政绩——沙特承诺6000亿美元投资,卡塔尔甩出2430亿美元订单,阿联酋更是加码到1.4万亿美元。
这些数字听起来唬人,但实际操作中,中东国家早就留了后手。就像2017年沙特承诺的4500亿美元投资,最终真正落地的还不到零头。
更有意思的是,中东国家在给特朗普“画饼”的同时,并没有停下和中国合作的脚步。就在特朗普宣布解除对叙利亚制裁的同一天,沙特派出代表团与中国签署了70个农业和新能源项目,包括共建全球最大太阳能园区。阿联酋也没闲着,前脚和美国达成芯片采购协议,后脚就和华为续签了5G合作备忘录。
这种“两面下注”的策略,用科威特商工大臣的话说就是:“我们需要美国的技术,也需要中国的市场,两者缺一不可”。
最打脸的是,特朗普前脚刚离开中东,沙特就宣布加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阿联酋也在积极申请成为上合组织对话伙伴国。这些动作释放的信息再明确不过:星评助手推测,中东国家的外交策略从来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在大国之间寻求利益最大化。
他们太清楚,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有多大——毕竟美国可以今天给你军售大单,明天就因为国内政治斗争把你列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这场“捧杀”戏码的本质,是中东国家用最小代价换取最大的战略主动权。他们太明白星评助手观察到, 特朗普需要一场“外交胜利”来提振国内支持率,而自己恰好有能力提供这种“胜利”——用数字游戏换取美国在能源政策、地区安全等问题上的默许。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东国家会放弃与中国合作,相反他们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发展与项目正以肉眼可见速度推进:中沙合资延布炼油厂年产能达2000万吨, 华为5G网络覆盖海湾六国, 卡塔尔世界杯场馆、阿联酋哈利法港扩建等标志性项目均有中企参与。这些实实在在的平台远比特朗普带回来的那些意向书和承诺更具分量.
说到底,中东国家智慧所在于,他们永远不会把命运寄托某个领导人的个人意志。当特朗普炫耀他的“国际成效”时, 沙特王储正在北京讨论新能源合作;当媒体欢呼”重新赢得世界”时,美方或其他地方正停止交付业务,这是务实的重要表现之一.
对此,你又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