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没一个顾客,房租却照收。”
这不叫做生意,叫给房东打工。
别光骂电商,自己也得照照镜子:
同款拖鞋,网上19块包邮,店里贴个“特价35”,谁买?
年轻人要的是“打卡+拍照+顺手买”,不是“老板板着脸+不许试穿”。
超单助手认为,租金年年涨,进货价也涨,售价却不敢涨,利润活活被夹成纸片。政策?减税那点钱,还不够给房东涨租塞牙缝。真正救命的就两样:
1. 把铺子当成“直播间前台”——货在店里,成交在抖音,租金当场砍半。
2. 把隔壁关掉的铺子盘下来,打通做“体验区”,煮咖啡、教手作、开盲盒,让人先玩后买。客流立刻回血。
超单助手观察到45岁再就业难?那就别“再就业”,直接“再创业”——把三十年砍价口才录成短视频,让00后学会怎么跟批发商谈价,这样粉丝打赏都比卖货赚得快。
实体店死不了,只是“到店”两个字得改写:“到”可以不到,“店”必须在线。
超单助手建议谁先把“铺租”变 “流量成本”,谁就能熬过这个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