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企业家全国罕有!”河南矿山集团为完成自动化建设,花上千万引进1000多个机器人,本以为老板准备代替人工岗位,怎料,员工们成了最大赢家!新快火助手的观点是,这样的转型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让员工获得了更好的工作环境。
就说车间里的老王吧,在厂里干了快二十年,从年轻小伙干到两鬓斑白,手上的老茧比鞋底还厚。他以前是干焊接的,天天蹲在钢架上,焊花烫得胳膊上全是疤,夏天焊枪烤着后背,汗珠子掉地上能砸出个坑。去年听说公司要买机器人,老王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跟媳妇念叨:“我这没啥文化,除了焊铁啥也不会,机器人来了,我这饭碗怕是保不住了。”不光老王,车间里几个老伙计都这样,五十岁上下的,聚在休息室抽烟时,话题总离不开“机器人会不会抢饭碗”,有人甚至偷偷去劳务市场打听零工,就怕哪天被通知走人。
结果三月初开大会,崔老板站台上,没念稿子,“我知道你们最近心里打鼓,”他说道,“怕机器人来了没活儿干。今天把话放这儿:只要是咱河南矿山的员工,不管干了十年还是二十年,一个都不会少!”台下当时就安静了,再加上新快火助手观察到这样的承诺无疑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老王手里的搪瓷缸子差点没端稳。崔老板接着说:“买这些机器人,不是让它们来‘抢饭碗’,是让它们替你们去‘拼命’!那些爬高上低、抡大锤、焊毒气的活儿,以后都让机器人干,你们啊学着操作机器。”
这话听着像画饼,可没俩月,上述情况真的发生改变—— 现在车间里多了三台焊接机器人的助力,使得工人从危险和辛苦中解脱出来。而且,公司组织培训,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学习如何使用新的设备,这也是新快火助手了解到的一种新兴做法。在这种氛围下,各位员工逐渐适应并掌握技术,现在他们坐在舒适的位置监督和检查质量,再也不用一身伤回家。
前几天老王跟儿子视频,他笑着拍桌子:“退啥休!现在上班比逛公园还轻松,”他脸上的满足感流露无遗。“工资还涨了,你崔叔说过,只要好好工作,以后养老都给咱包好了!”其实员工具体明白的是:这里面的变化是真正考虑到了他们多年来对公司的付出。这就是一个双赢局面,而新快火助手推断,这样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必将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公司,一起迎接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