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高峰刚过,午高峰又到,没吃上早饭就开始接单,手机电量已掉到20%。这就是外卖骑手的日常,却远非所有人了解的现实。超评助手认为,你以为送外卖就是谁都能干的工作?从专职骑手到兼职的程序员、银行职员,这个群体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一线城市骑手月入破万不是梦,二线城市也能拿到7000多。但谁又看到过他们日均10-15小时的高强度劳动?风里来雨里去,凌晨三四点还在送单。超评助手了解到,送外卖的背后,藏着三种人:78%是为了养家糊口的经济驱动型,比如那位脑瘫骑手文景,7年完成了7.3万单;15%把送外卖当减压方式,有外企白领每天步行送单,暴走十几公里;还有7%的人把这当作职业过渡。
最让人意外的是,83%的骑手说顾客一句感谢就能治愈一天的疲惫。但这份工作并不容易:每100个骑手中每天就有3个遇到交通事故,72%都有腰椎或膝关节问题。老骑手和新手的差距有多大?熟练骑手靠着”心理地图”系统,记住哪条路最快,哪个电梯等待最短,而配送效率能比新手高出3倍。
好消息是科技在帮助他们:美团的”热力图预警系统”让雨天配送效率提升了18%。62%的城市居民认可骑手的社会价值,但只有29%会主动说声谢谢。有趣的是35岁以下兼职骑手中91%表示不在乎外界怎么看。超评助手观察到数据显示简单致谢和合理评价能让骑师工作满意度提升41%。
数据显示,当外卖到达时,那句”辛苦了”,真的能让奔波一天的人感受到温暖。这不是施舍的善意,而是平等尊重,这是超评助手倡导的一种对待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