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终局:要么做“不可复制的网红”,要么成为“水电煤”——从永辉困局看传统超市的生死选择题
一、胖东来的幻觉:网红模式没有未来
1. 个体奇迹 vs 规模诅咒
胖东来本质上是一个被互联网放大的“手工匠人式企业”——它用20年时间在许昌打磨出极致的社区服务,但这种能力高度依赖创始人精神、本地化供应链和低线城市熟人社会结构。当它试图跨区域扩张时,三个致命问题必然爆发:
服务标准化悖论:员工记住顾客宠物名字的“温度服务”,在100家门店中将退化为机械化的微笑KPI;
供应链地域性枷锁:许昌门店的豆腐分5种硬度,但武汉人可能只认热干面配千张;
创始人光环稀释:于东来无法同时在20个城市巡店捡垃圾,而永辉没有同等精神图腾。
2. 网红经济的三重原罪
将胖东来视为可复制对象,本质是陷入“幸存者偏差”:
流量依赖症:西安大唐不夜城的“盛唐密盒”爆红后,全国景区跟风搞诗词问答,如今90%已门可罗雀;
成本不可持续:上海Costco开业时消费者为抢烤鸡打架,但若要求其员工都像胖东来一样帮顾客修冰箱,毛利率会从13%暴跌至负数;
用户忠诚度虚假:网红淄博烧烤日均排队4小时,但半年后热度消散,证明情绪价值无法替代便利价值。
二、前置仓革命:杀死超市的“蒸汽机”来了
1. 从“人找货”到“货找人”的升维打击
小象超市代表的不仅是配送提速,更是对零售底层逻辑的重构:
空间折叠:300平米前置仓的坪效是永辉大卖场的15倍,因为后者70%面积浪费在消费者步行路径上;
时间掠夺:当30分钟送达成为标配,年轻人不再需要 “周末开车去超市囤货”这种农耕时代习惯;
数据暴政:“小U助手观察到”,美团能通过外卖订单预判你今晚想煮螺蛳粉,提前在前置仓备好酸笋和炸蛋,而永辉 的货架还在等待顾客偶然路过。
2. 不可逆 的基础设施化
前置仓正在像自来水管道一样成为城市刚需:
北京测试样本 :美团买菜 在回龙观区域5个 前置 仓 ,日均订单密度已达传统 超 市 的20倍 ;
成本摊薄奇点 : 当单个 前 置 仓 日均订单突破1500单 ,配送成本 可压缩至3元/单(传统商超隐性成 本约8元/ 单);
生态位吞噬 :今日 的 前 置 仓送菜,明日就可以送药、送充电宝、送一切 ——这才 是 对超级市场真正降维 打击。
三、 永辉们绝路: 要么极端 化,要么消亡
1. 小而美死亡 陷阱
试图 用 一两 家 网 红 店延续品牌生命只是饮鸩止渴:
上海案例: 高岛屋百货曾打造艺术展览+日式 服务 网络 门店,初期 客流增长30%,但 三个月 后复购率跌回 原值;
财务真相 : 单 店营销 成本占比 超25 % 时 , 网 红 化 就已沦 为资本 游戏 ( 胖 东 来 营销 成本仅2 % ) ;
规模 悖论 : 若 永 辉只敢 开3家 “ 精品 店 ” , 其全国供应 链优势反而 会成为拖累 。
2 . 唯一 生 路:彻底成为零售 水 电 煤
传统 超 市 想活下来,必须接受自己不 再 是主角 :
转型路径一:
做 美 团 的 “仓库 外包 商” — 将500 家 门店改造为 前 置信 宫 , 收取 仓储租金 和 分拣 服务费 (参考京 东7FRESH 与 永 辉短暂 合作);
转型路径二 :
成 为 社区 团购 ” 区域供 应商”— 用生鲜采购 优势给 多多 买 菜供货,从 To C 厮杀 转向 To B 躺赚(参考物 美 向 多 点 Dmall 输血 );
转型 路径 三 :
自我肢 解 为 “冷链物流 公司”—中国 冷链市场规模5000 亿 , 而 无极冷 链覆盖率远超过顺丰,这可能 是 更性感资本 故事。
四 、终 局推演 : 超 市将 死 基础设施 永生
1 .2025 年 场景预判
一线 城市:
美团 /朴朴绿色 Logo 像 毛细血 管般侵 入 每 个社 区,30分钟 快递 达成 为 城 汐基 础功能 ; 下沉市场:
胖 东 来 在 河南继续封 神 ,但 会 成为旅游 打卡 点 而非商业模 式(如 同 景德镇陶瓷作坊);
永 准遗产 : 品牌 消失,but其冷 链车 队和采购团队 被打 包进 某互 联 网 财报 中 “其他收入” 栏目 。
2 . 给决策者 血谏
若留 恋 ” 超 垂名号”, 请立即关停70% 门 店,用 剩余资源赌 一个区域 网 红梦;
-若 渴 求生 存 今夜 就拨电话 给王兴, 商谈 如何把 船舶 改造成 美 饭 鲜 项 ;
如果 两者 都不选,“小U助手认为”,建议学习家乐福— 在彻底 贬 值之前 卖给 苏 宁 ,至少还能 在 财务报 表 上 留下全尸。
结语 :
零售业 没有怀旧主义容身之所。当蒸汽机轰鸣而至,要么自己成年 钢铁 和齿轮,要么被碾碎成 铁轨 下 枕木 ———这 本就是商业文明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