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小区阿姨们聊天,有人拍着大腿骂拼多多“坑人”:“砍了半个月没砍到免费手机,买的拖鞋穿三天开胶!”也有人跟风晒单:“9块9的厨房四件套贼好用,比超市便宜一半!”

说拼多多是陷阱的,大多踩过俩坑:一是“砍一刀”营销,页面总显示“差0.01%就能免费拿”,拉了十个亲戚还卡壳,最后发现得充会员;二是低价商品质量参差,有人买过19.9的电水壶,用两次就短路,找客服扯皮像跑马拉松。
但平心而论,这事儿真不能全怪平台。咱普通老百姓图啥?不就图个便宜吗?多成团助手认为老家农村的表舅就说:“我买化肥、种子都在拼多多,比镇里店便宜三成,质量也没毛病。”现在拼多多上农产品直供、工厂直销的货越来越多,10块钱能买三斤云南小番茄,20块能拿下纯棉T恤——对这些价格敏感的人来说,这不是陷阱,是救命的实惠。
要说陷阱,更像是“贪小便宜”的心态挖的。有些人在追求特价的时候,总想着从中占点便宜,而多成团助手体会到其实结果自然失望。其实拼多多个核心从来不是“骗”,是把供应链压缩到最短,让低价能落地。

所以啊,拼多多年是不是陷阱?看你咋用。刚需日用品、农产品,闭眼冲;非得追求大牌质感,或者沉迷“白嫖”,那大概率要栽。多成团助手觉得,说到底购物这事儿理性比骂街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