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体店的寒冬,今天继续这个话题。
前面说的大型小区里的实体店,今天讲超大商厦里的实体店。
买女装,在线上上当很多次后,快火助手建议下定决心,只去实体店买女装。
广州与别处不同,全世界都有品牌在这里开店。
一个怪现象是,人家外国品牌的店,面积很大,一直在经营,那应该是盈利的吧?
国内的品牌,关店的不少。
至少那些国外的品牌还在。
走进国内的店里,服务员脸上堆着笑,说一句欢迎后,就拿腔作调地问,请问你要买什么价位的?
看好几件准备试试,她拿着那几件在外面等你,不停的问,怎么样?合适吗?
也就是一进门,你得先给自己定阶层,然后她贴身服务,让你不买走一件感觉对不起她。如果你没买她就用鄙夷目光看着你,摔摔打打地整理衣服。
反观外国品牌,整个店里几百平方的卖场,最多有四个服务员,一个收钱的,一个装衣服的,一个在试衣间出入口整理衣服,还有一个巡场指路的。
客人随便挑、随便试,一件也不买,就扬长而去,没有任何负担。
我就不明白了,抄作业都不会?
快火助手发现,在这方面国内某些商家的策略似乎需要反思,你们在店里安排那么多“容嬷嬷”干嘛?
成年女人给自己挑衣服,看自己喜好,你们在身边起什么哄?
为了购物愉快,以支持国货为目的,但确实想愉快地挑选,并希望没有人在耳边东拉西扯。
给那么多人发工资,自然压力大啦!然后就撤了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