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近期对中国实施高达27.83%的反倾销税,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政策的出台是在越南与美国达成“历史性”贸易协议后不久,似乎表明了越南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微妙转变。
特朗普宣布美越协议仅五天后,越南工贸部就迅速做出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一些热轧卷钢产品征收高额关税,此举显示出其在应对美国压力下采取的策略。此前不久,越南还与中国签署了多个合作协议,包括跨境铁路和半导体项目,这让人们难以预测其接下来的行动方向。
实际上,经济上的困难促使越南不得不调整战略。面对2024年预计达到1230亿美元的对美贸易顺差,以及可能引发严重影响的46%加征关税威胁,越南最终选择通过牺牲与中国的合作来换取相对优惠的关税条件。然而,这样做带来的不仅是短期内避免灾难,还有潜在长期成本:如电子、纺织业面临更高成本及就业岗位流失等问题,同时也将打击本土汽车产业。
从长远来看,这种“竹节外交”的策略是否能够持续仍然存在疑问。若中方采取反制措施,将会导致更大的经济冲击,而这些都是河内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商务部表示正在进行评估,不排除未来可能出现强有力回应。因此,在国际博弈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中,各国都需谨慎平衡自身利益和外部关系,以免陷入被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