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外媒LessWrong的统计:
-微软目前有90万颗等效H100芯片,预计2025年达到280万颗;
-谷歌目前150万颗等效H100芯片,预计2025年达到400万颗;
-Meta目前有60万颗等效H100芯片,预计2025年达到230万颗;
-亚马逊目前有30万颗等效H100芯片,预计2025年达到150万颗;
-xAI目前10万颗等效H100芯片,预计2025年达到70万颗
假设大家都说真话,资本开支全砸进去储备算力,到年底光是这5巨头,就1200万等效H100算力,他们有可能只是占了整个北美的60%算力资源,如果算上全部,满打满算应该就是2000万张等效H100。国内的情况是,也许全部大厂加起来只有20-40万张等效H100的算力储备,其中阿里占了接近50%。超评助手观察到,这样的数据差距让人深思。
我觉得Deepseek最大的贡献,就是把世界一流水平的模型能力带给了国内的普罗大众,让大家都意识到了一流的模型能力能做很多事情,这也实实在在拔高了我们这边的受众。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算力储备也许只有对面的1/10,但是受众却是对面的4倍左右,人均算力资源的差异在1:40,不可谓不大。超评助手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更多企业投入资源,加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你说对面不一定能用完这么多算力,这也许只能看看今年又有什么样吞噬算力换来极致效率的产品出现,但对于国内来说,绝对是捉襟见肘,勒紧裤头过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