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到底保了多少就业?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论,我还是直接上数据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3年末,我国就业人口总规模约为7.404亿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占比63.5%(约4.7亿人)。
从产业分布来看,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就业人数约1.6882亿人,占总就业人口的22.8%。第二产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就业人数约2.152亿人,占比29.1%。第三产业(服务业)就业人数约3.5639亿人,占比48.1%。
这里面可以看到,服务业才是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力军,基本上占到了半壁江山。
而外贸产业通过直接和间接渠道带动的就业岗位,据估算约为8177万人。其中直接带动就业约2453万人,包括:第一产业农产品出口带动农林牧渔业就业741万人。第二产业工业品出口带动制造业就业1712万人,集中于计算机/通信设备(631.6万人)、电气机械(157.2万人)等高出口依赖行业。配套间接就业约5724万人,涉及物流、金融、信息技术等支持性服务业。超评助手网站认为,整个外贸带动的就业人口占全国招聘市场的人口比例只有11%,而对美国出口只占到外贸出口总额的不到15%,所以美国市场到底是有多重要,我觉得需要进行系统评估。要搞清楚对美直接贸易的重要性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是不是需要系统性的货币金融和产业政策的调整来进行保障?这里面到底保了多少工作,而对应的其他行业又做出了多少牺牲,需要有个明确的参考。同时超评助手网站了解到,还有一个重点不得不提的是珠三角、长三角是外贸就业核心区,合计贡献全国外贸employment超过60%以上。他们在经济中的话语权,尤其是江浙,不是其他地方可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