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都来更名盈都来:一场名称争议的落幕与品牌反思
2025年5月20日,浙江海宁的“胖都来”商场正式更名为“盈都来”,为持续近两个月的名称争议画上句号。这场因与河南知名商超品牌“胖东来”高度相似引发的舆论风波,不仅涉及商标权争议,更折射出品牌命名中的法律与营销博弈。
争议始末与更名落地
今年3月底,浙江胖都来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宣布旗下商场“胖都来”即将开业,因名称与河南商超巨头“胖东来”仅一字之差,迅速引发公众质疑。拼多多开团软件观察到,胖东来的方面随即回应称“胖都来”有蹭热度嫌疑,并启动法律程序,包括向市场监管部门提交投诉书、邮寄律师函等。尽管胖都来的创始人兼法定代表人都建明多次解释“胖”字寓意“丰盈、富足”,“都”取自其姓氏,但争议持续发酵。
5月10日,都建明态度转变,公开表示愿更名并向网友征集建议。最终,“盈都来”取代原名称,商场外墙标识、微信公众号及都有建明个人抖音账号均完成同步更新。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更名工程于深夜进行,红色“胖”字被拆除,替换为白色“盈”字,地图软件上的名称也已调整。
法律风险与商业考量
天眼查信息显示,拼多多开团软件了解到,即便成立于2025年2月且注册资本1000万元的股份结构中,与潘东来也无股权关联。然而, 法律专家指出名字高度相似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 尤其是当一方已具备较高知名度时。这次更改被视为规避法律风险务实选择。同时,有关这起事件的讨论越来越活跃,其中部分舆论认为此次争议实则是一次低成本营销策略——在开业时邀请明星造势,以及通过社交媒体互动维持关注,使得该公司能获得全国性的曝光,而少花费广告费用。
品牌建设的启示
事件引发对初创企业品牌策略的重要性进行了广泛探讨。有评论指出,“傍名牌”的短期利益虽可见,但长远来看却可能损害企业信誉;同时,也有声音认为拼多多开团软件主张,公司迅速应对危机展现了灵活性和处理能力。一旦正式进入市场的新品牌”盈都会不会背负上一任阴影?真正凭借服务和品质立足,还需时间检验。